长春光华学院全面迎接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方案
学校始终将“迎评促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以评估理念引领改革、以评估举措落实改革、以评估标准检验改革,评估工作作为学校加快发展的新起点和内涵建设的有力抓手,以真抓实干的态度,扎实推进,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在认真分析研究专家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学校的各项工作,将整改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与学校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周密部署,扎实工作,实事求是,务求实效,全面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为依据,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方针,将扎实开展问题整改作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将巩固成果、整改问题、提高质量、推动发展作为主线,才认真研究,精心统筹,周密部署,加强内涵建设,锐意改革创新,着力推进重点整改与全面提升相结合、近期整改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切实增强整改工作的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和长效性,不断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通过持续整改和建设,逐条全面解决教育部专家组提出的问题和学校自查发现的问题,实现“全员教育教学理念更新,学校顶层设计落地生根,教学研究改革与产学合作教育不断深化;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水平提高;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学建设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取得显著成效;校、院(部)二级管理得到加强,教学管理更加规范科学,教学质量保障长效机制健全完善;学风建设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更好地肩负起“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和社会欢迎的大学”的办学使命,为实现学校提出的建设“百年名校”的愿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组织机构
(一)成立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以校长和党委书记为组长、各院部和行政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领导小组,负责工作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
组 长:李晓光 刘炳恩
副组长:吴安平(常务) 厉 刚 李春生 张 勇
成 员:各单位、各部门负责人
(二)成立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督导复查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兼任,副主任由教学评价中心主任兼任,各院部和行政部门根据其职能,分工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办公地点设在教学评价中心,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和检查验收。
主 任:吴安平(兼)
副主任:刘 刚(兼)
成 员:(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 昆 王凤廷 王海燕(图书馆) 付亚庶
刘 柳 刘 英 刘国权 刘永刚 刘保庵
李洪雨 伍冀群 肖萍萍 杨 鸿 吴 影
张 通 郑向光 周佰成 周柏翔 胡文强
徐景福 高海英 顾晓琳 商 薇 董小刚
谢 颖 谭庆昌 滕占强 薛 丽
秘 书:高 虹
四、督导复查的重点任务
学校结合教育部专家组指出的问题及自查发现的不足,认真梳理归纳出七个方面,即办学指导思想方面、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办学条件建设方面、教学建设方面、教学管理方面、学风建设方面和教学质量方面。(详见附件)
五、基本要求
为确保整改方案得到贯彻落实,收到预期效果,提出以下几点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凝聚共识,全员参与
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全校评估整改工作;各单位要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整改工作小组,深入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体职工深入学习专家组反馈意见,学习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对照学校和本单位实际工作,开展总结和讨论活动,进一步转变理念,统一认识,汇集能量,针对薄弱环节扎实开展整改工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配合
各责任单位要认真学习学校整改方案,对标对表,根据学校总体整改方案制定本单位的整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目标和责任,明确整改措施和任务,明确具体工作要求。强化责任落实,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整改合力,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沟通,主动协调解决,共同推进整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目标管理,强化督查,绩效考核
整改工作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管理模式。各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按照分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各项整改工作任务。学校将按目标和进度定期检查整改任务和目标的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工作不负责任、影响整改工作进程的予以批评并督促限时完成。整改结束后,学校将进行全面的验收,根据目标和绩效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四)力行立改,讲求实效,重在提高
坚持以整改促建设、促改革、促管理、促发展,正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迎难而上,认真下工夫解决,把整改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行动上,以高标准和严要求,扎扎实实做好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充实内涵建设,着力开创教学工作新气象、新局面。
六、进程安排
序号 |
内容 |
时间(2021年) |
1 |
全校动员部署 |
3月26日 |
2 |
自查自纠,形成各院部和行政部门自查报告 |
3月26日-4月17日 |
3 |
学校复查 |
4月18日-24日 |
4 |
整改完善 |
4月25日-30日 |
5 |
全面验收,形成学校复查报告 |
5月4日-8日 |
附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后期督导复查任务一览表
主要方面 |
总序号 |
分项号 |
主要任务 |
责任单位 |
完成时限 |
(一) 办学指导思想方面 |
1 |
1-1 |
加大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力度 |
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处 |
2021年4月底 |
2 |
1-2 |
加大学校顶层设计的宣传力度,开展思想大讨论,将办学指导思想、理念落实落地 |
党委宣传部 |
||
3 |
1-3 |
养成教育在学校层面还没有具有特色的成体系的措施和做法,还没有看到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培养模式 |
学生工作处、各教学院 |
||
4 |
1-4 |
适合的教育在学校层面还没有具有特色的成体系的措施和做法,还没有看到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培养模式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5 |
1-5 |
加大学校党员发展数量(不列入整改) |
党委组织部 |
||
(二) 教师队伍建设方面 |
6 |
2-1 |
学校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
人事处 |
2021年4月底 |
7 |
2-2 |
进一步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 |
教务处 |
||
8 |
2-3 |
通过增加自有教师的数量,逐步减少外聘教师的比例(不列入整改) |
人事处 |
||
9 |
2-4 |
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学缘结构(不列入整改) |
人事处 |
||
10 |
2-5 |
加大现有青年教师培养、培训的力度,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加大对中老年教师的关注 |
教师发展中心 |
||
11 |
2-6 |
专业教师特别是新建专业教师数量少,专业负责人职称偏低 |
人事处 |
||
12 |
2-7 |
进一步发挥“双师双能”教师的作用,让学生更好地受益 |
人事处 |
||
(三) 办学条件建设方面 |
13 |
3-1 |
学校办学空间严重不足 |
后勤服务公司、教务处 |
2021年4月底 |
14 |
3-2 |
进一步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投入 |
教务处、资产设备处 |
||
15 |
3-3 |
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程度不高 |
教务处、各院部 |
||
(四) 教学建设方面 |
16 |
4-1 |
思政课的学分未达到16学分,建议尽快加以调整 |
教务处、马克思主义学院 |
2021年4月底 |
17 |
4-2 |
一些专业的总学分偏高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18 |
4-3 |
一些专业没有按要求设置核心课程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19 |
4-4 |
要进一步加强产学合作教育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20 |
4-5 |
学校的各项改革措施,特别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要紧紧围绕课程的基本属性、基本规律、基本内容来进行,防止出现偏差 |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
||
21 |
4-6 |
要把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 |
各教学院 |
||
22 |
4-7 |
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使理科与工科、文科与艺科在教学中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协调发展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23 |
4-8 |
建议在三年级时增加综合学习实践,较早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学习方面的不足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五) 教学管理方面 |
24 |
5-1 |
进一步落实院校两级管理,赋予教学院部相应责权利 |
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 |
2021年4月底 |
25 |
5-2 |
各教学院部要加强对教学内容整合、试卷命题以及评分标准等环节的全过程监控 |
教务处、各院部 |
||
26 |
5-3 |
各教学院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创作相关环节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一些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评语雷同。相关管理文件应认真修订 |
教务处、教学评价中心、各教学院 |
||
27 |
5-4 |
校企深度合作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单一,指导教师指导不到位,评语泛泛。学生所选翻译材料不能起到综合训练作用 |
教务处、各教学院 |
||
(五) 教学管理方面 |
28 |
5-5 |
各教学院的督导基本上都是兼职的,效果值得质疑。建议各教学院的质量保障工作重点应该转移到质量帮扶改变上面,与学校层面的监督形式形成互补 |
教学评价中心 |
2021年4月底 |
29 |
5-6 |
学校要从“以教为中心”的质量监控保障逐步向“以学生学习质量为中心”的质量保障体系转变,建立学生学习质量跟踪评价体系 |
教学评价中心 |
||
30 |
5-7 |
学校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存在着学校强、院部弱;监控强、保障弱;检查规范强、考量内涵质量弱;就事论事整改强、举一反三保障弱;问责强、帮扶弱的问题。持续改进跟踪力度不够 |
教学评价中心 |
||
31 |
5-8 |
教学质量监控缺少教学质量保障职能(不列入整改) |
教学评价中心 |
||
32 |
5-9 |
目前学校上课两节连排建议调整(不列入整改) |
教务处 |
||
(六) 学风建设方面 |
33 |
6-1 |
养成教育活动的实施与其他学生活动的区分度不大 |
学生工作处、团委 |
2021年4月底 |
34 |
6-2 |
学校规定每个学生最低选择三个好习惯,如何界定?标准如何判断? |
学生工作处 |
||
35 |
6-3 |
学生利用纸质图书资源的兴趣不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零借阅率逐步增大 |
图书馆、团委、学生工作处、各院部 |
||
(七) 教学质量方面 |
36 |
7-1 |
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
就业指导中心 |
2021年4月底 |
37 |
7-2 |
公共基础课考试卷面不及格率过高 |
教务处、教学评价中心、各院部 |
注:责任单位的第一名为任务牵头单位。